據(jù)TechCrunch北京時間6月22日報道,Uber在去年的今天推出了小費功能,如今一周年過去了,這項功能幫助Uber司機多賺了超過6億美元。
Uber產(chǎn)品經(jīng)理多拉福·泰吉(Dhruv Tyagi)在一篇博客中透露,自從在今年5月引入中途評價和旅行小貼士功能后,乘客的打賞就增加了30%。4月份,Uber競爭對手Lyft宣布,該公司推出的小費功能已幫助司機多賺了5億美元,其中2017年的平均打賞額較2016年高了8%。
Lyft運營的市場并沒有Uber多。它僅在美國和加拿大開展業(yè)務(wù),而Uber登陸的市場包括美國、加拿大、中南美洲、歐洲、中東、非洲、南亞、東南亞、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Uber司機在猶他州鹽湖城、德州圣安東尼奧、密蘇里州堪薩斯城、路易斯安娜州新奧爾良,以及田納西州的納什維爾市得到的小費最多。至于Lyft,它的乘客在紐約、亞特蘭大、底特律、達拉斯、圣何塞、明尼阿波利斯市和紐約威徹斯特縣最慷慨。
就給小費的流行時間而言,人們在周四、周五、周六給的小費最多。他們在周四晚上8點12分、周六晚上10點33分和周日早上5點17分小費最多,這可能并不令人意外。
Uber在去年6月宣布允許司機通過其智能機應(yīng)用收取小費,初期僅支持休斯頓、明尼阿波利斯和西雅圖三座城市,然后在7月底推廣到全美。和之前的政策相比,Uber在這一問題上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大轉(zhuǎn)變。這也屬于Uber作出廣泛努力的一部分,旨在改善常常與司機存在爭議的關(guān)系。
多年來,Uber一直反對在應(yīng)用中增加小費功能,即便是司機認為小費能夠彌補其工資的下降。這一問題也是Uber與司機長期不和的一個原因。在Uber看來,司機是獨立合同工,并不是員工,不享受帶薪病假和假期,必須自己承擔(dān)汽車維護費用和其它成本。
作為Uber在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Lyft一直允許司機通過其應(yīng)用收取小費。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