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L001]
據外媒報道,市場調研公司IDC周二發(fā)布報告稱,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在2018年第二季度繼續(xù)增長,出貨量達到2790萬塊,比前一年增長5.5%。由于高價智能手表持續(xù)旺銷,以美元計算的產品銷售總額也實現類似的增長,銷售總額達到4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8.3%。
從區(qū)域角度來看,包括北美、日本和西歐等市場在內的成熟市場同比下降6.3%,原因是上述市場主要由基本款智能手環(huán)組成。在過去的一年當中,該市場出現了大幅的下滑,而智能手表的增長不足以抵消這一下降。與此同時,包括亞太地區(qū)(不包括日本)、中歐和東歐、中東和非洲以及拉丁美洲在內的新興市場,年增長率達到14%,原因是價格低廉的基本款智能手環(huán)的需求量仍然很大,而且智能手表需求也有所增長。
“成熟市場的下滑并不令人擔憂,因為這些市場正在向更先進的可穿戴設備過渡,”IDC高級分析師杰特什-烏布拉尼(Jitesh Ubrani)表示。“上一代可穿戴設備專注于提供如步數的描述性反饋,但當前和未來的一代產品更有能力,并很有可能成為命令和診斷工具。圍繞這些更智能的可穿戴設備的是一系列技術和服務提供商,包括應用程序開發(fā)人員、電信公司、組件制造商、醫(yī)療保健機構等,他們都有望在未來幾年獲得增長。”
IDC可穿戴設備團隊的研究總監(jiān)拉蒙·拉瑪斯(Ramon T. Llamas)表示,“這一季度有兩個關鍵因素在起作用。一個是對智能可穿戴設備的需求增加,另一個則是基本可穿戴設備市場的下降速度減緩。用戶越來越想從他們的可穿戴設備中獲得更多服務,智能手表已經滿足了這一需求。此外,智能手表市場的相對新成員,如Fitbit和幾家中國供應商已穩(wěn)步增長。”
“基本可穿戴設備在過去幾個季度里一直在下降,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們在市場中不再有一席之地,”拉瑪斯補充說。“仍然存在多個喜歡簡單廉價可穿戴設備的細分市場,這是手腕健身追蹤器和混合手表的需求所在。”
受益于支持LTE的Apple Watch的持續(xù)需求,蘋果第二季度依舊是可穿戴設備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的龍頭。蘋果第二季度可穿戴設備出貨總量達到470萬塊,占全球市場17.0%的份額,較去年同期增長38.4%。該公司去年第二季度出貨總量為340萬塊,占13.0%的份額。
小米第二季度在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排名第二,市場份額達到15.1%,高于去年同期的13.3%。小米當季可穿戴設備出貨總量為420萬塊,較去年同期的350萬塊增長19.8%。Fitbit第二季度在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排名第三,市場份額達到9.5%,不及去年同期的12.8%。Fitbit當季可穿戴設備出貨總量為270萬塊,較去年同期的340萬塊減少21.7%。華為第二季度在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排名第四,市場份額達到6.5%,高于去年同期的3.1%。華為當季可穿戴設備出貨總量為180萬塊,較去年同期的80萬塊增長118.1%。Garmin第二季度在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排名第五,市場份額達到5.3%,低于去年同期的5.4%。Garmin當季可穿戴設備出貨總量為150萬塊,較去年同期的140萬塊增長4.1%。
其他廠商第二季度可穿戴設備出貨總量為1300萬塊,較去年同期的1380萬塊減少6.2%;市場份額為46.6%,低于去年同期的52.4%。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