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7日消息,網約車監(jiān)管問題在兩會期間受到了多位人大代表的關注,并就相關問題上交了提案。據人大代表樊蕓表示,網約車新政落地之后,在具體執(zhí)行上仍存在較大不足,網約車亂象問題依舊難止。
對此,人大代表樊蕓提議,各部門應堅決打擊非法營運網約車,對于違規(guī)的網約車平臺應視為嚴重失信納入企業(yè)征信檔案,多次違規(guī)的網約車平臺,必要時應暫停運營和派單。此外,樊蕓表示,應對網約車管理辦法的執(zhí)行情況進行檢查,并向公眾開放結果。
全國人大代表李書福指出,目前網約車存在的問題主要源于平臺有法不依。在市場競爭逐漸激烈化下,不少平臺為搶奪司機資源,在司機招聘與認證上存在很大漏洞,使不少不符合網約車司機規(guī)范的司機進入到了網約車服務行業(yè),對乘客的人身財產安全造成隱患。
此外,對于非法營運問題,一旦被相關部門處罰,平臺甚至提供處罰金額報銷服務,這對網約車監(jiān)管造成了極大的困難。據南京交通部門數據顯示,2017年南京交通部門查處非法網約車高達1094輛非法網約車,其中滴滴平臺1012輛,占比92.5%,美團平臺74輛,占比6.8%,且外牌非法網約車現象依舊履治不改。
除網約車非法營運難止外,乘客乘坐網約車時也難有相應保障服務。據證券時報3月5日報道,乘客在乘坐網約順風車時存在難找保險購買入口的問題,此外,車主擅自改變私家車運營性質從事網約車服務,并不列入保險公司的賠償范圍。因此,乘客乘坐網約車的后續(xù)服務沒有相應保障,一旦發(fā)生事故,往往追責無門。
如今的網約車市場充斥著價格戰(zhàn)與司機端補貼戰(zhàn),但是關于乘客的后續(xù)保障服務一直未有明顯跟進。此外,由于網約車平臺的技術漏洞問題,司機截單后可自由“終止合同”,致使很多乘客被“放鴿子”,盡管監(jiān)管部門已對相關平臺進行約談,但類似問題依舊頻繁發(fā)生,約談對平臺的約束力甚微。
隨著網約車入局者較多,平臺之間的競爭愈發(fā)激烈。其中嘀嗒出行曾兩次在微信公眾號上發(fā)文直指滴滴出行逼迫司機“二選一”,滴滴出行隨后均予以否認。不過,通過這件事充分折射出,目前網約車平臺之間的競爭存在著較多的不合理性,理性競爭時代尚未到來。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