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消息,據TechCrunch報道,不久前,網約車巨頭Uber的一輛無人駕駛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坦佩撞死一名行人,作為對此次事件的回應,芯片巨頭英偉達宣布暫時停止對其所有無人駕駛汽車測試。
英偉達已經向科技媒體TechCrunch證實了這一點,該公司發(fā)表聲明稱:“最終無人駕駛汽車將比人類駕駛員安全得多,因此這項重要工作需要繼續(xù)下去。我們只是暫時停止在公共道路上測試無人駕駛汽車,以從Uber事件中吸取教訓。我們在全球的手動驅動數據收集車輛將繼續(xù)運作。”
此后不久,英偉達對其聲明進行了更新并稱:“這場事故是一場悲劇。它提醒人們,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的開發(fā)是多么困難,需要極其謹慎的態(tài)度和最好的安全技術支持。此次悲劇正是我們致力于完善這一拯救生命技術的原因。”
可能有人指出,以宣稱無人駕駛汽車“最終”會更安全的方式,對致命的系統(tǒng)故障做出反應并不是特別有吸引力,即使這是真的。
路透社首次報道了這一消息。很明顯,手動駕駛車輛并不是配備了安全駕駛員的無人駕駛汽車,而是配備了完整自主傳感器的車輛,主要用來收集數據。
日本汽車巨頭豐田也暫停了無人駕駛汽車測試,因為它擔心自家司機的健康狀況。事故發(fā)生后,Uber當即停止了測試操作。
但英偉達首席執(zhí)行官黃仁勛(Jensen Huang)認為,Uber的無人駕駛汽車事故可能會導致更多的無人駕駛汽車投資,而不是更少。
他在加州圣何塞的GPU技術會議上表示: “我相信,由于上周發(fā)生的事情,對無人駕駛汽車的投資將會增加,這項技術的發(fā)展需要超級計算機、模擬器和大量數據收集支持,還需要大量工程師努力確保其盡可能安全。”
黃仁勛說,這次事故恰恰凸顯了為何許多公司正在努力開發(fā)無人駕駛汽車的理由,即減少對人造成傷害和財產損失的交通事故。英偉達正在與370家公司合作,這些公司都在以某種方式開發(fā)無人駕駛汽車,包括Uber。
英偉達也在研發(fā)自己的無人駕駛汽車,因為它的許多客戶希望硬件制造商能提供制造無人駕駛汽車所有必要的部件。
盡管Uber事故的原因和后果尚不清楚,但黃仁勛仍然相信無人駕駛汽車的總體理念,并表示,人們仍應期待在道路上看到它們的某些能力。他所知道的所有電動汽車到2020年都將擁有不同程度的自主能力。
就在黃仁勛發(fā)表這番評論的同一天,英偉達宣布了其Drive Constellation平臺,允許在虛擬現(xiàn)實中測試無人駕駛汽車,而不要求它們上路。其背后的想法是為企業(yè)提供培訓無人駕駛汽車軟件的環(huán)境,而不必付出生命的代價。同時,Drive Constellation也可以幫助測試一些罕見的情況。
然而,在一個類似于Drive Constellation的模擬器中測試無人駕駛汽車軟件是否能有效地替代在相同情況下的道路測試,現(xiàn)在還無法給出答案。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