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L001]
(圖片來源:云圖視覺)
據外媒報道,人們對于大科技公司收集用戶個人數據的反感給歐洲一些不如谷歌知名的搜索引擎帶來了希望。像英國的Mojeek、法國的Qwant、德國的Unbubble和瑞士的Swisscows等歐洲搜索引擎均表示,它們不收集用戶數據,不過濾搜索結果,以及不顯示“行為廣告”。
歐洲出臺了新的隱私法規(guī),很多企業(yè)爆出數據丑聞,一些知名的科技高管例如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大聲呼吁保護用戶隱私。所有這些共同提高了人們保護隱私的意識,也讓人們了解到了科技公司收集用戶數據并將其出售給廣告商的做法。在這種背景下,這些號稱注重隱私的歐洲搜索引擎獲得了迅猛發(fā)展。
而且,在歐洲,人們對于谷歌在互聯網搜索方面的壟斷地位也產生了廣泛的質疑。這也給這些歐洲搜索引擎提供了發(fā)展空間。
(圖片來源:云圖視覺)
相關統(tǒng)計數據表明,人們對于這些注重隱私的搜索引擎的興趣正在增加。在2017年,法國的Qwant處理了將近100億次搜索請求,是上一年的三倍。在每個月它獲得的訪問量是8000萬次。Qwant現在占法國搜索引擎市場6%的市場份額。
Qwant甚至得到了官方的支持。上個月,法國軍方和議會均表示,它們決定放棄使用谷歌,而改用Qwant作為他們的默認搜索引擎。
它不跟蹤用戶的個人數據和分析其行為特點,因此兩個不同的用戶搜索同樣的關鍵詞得到的是完全一樣的結果。
英國的Mojeek也遵循了同樣的原則。它每個月有20萬個獨立訪客。在過去一年中,它的搜索請求次數增長了4倍。
德國的Unbubble是“元搜索”引擎,它負責將用戶的加密搜索請求發(fā)送到其他30個搜索引擎,并隱藏用戶的地理位置信息。它承諾提供不偏不倚的搜索結果,而不是利用算法過濾的結果。
當然,要打敗谷歌并不容易。谷歌位于加州山景城,它在全球搜索引擎市場占有75%的市場份額,它的安卓操作系統(tǒng)則統(tǒng)治著移動市場。
荷蘭的Startpage利用谷歌為用戶提供匿名搜索服務,并剝離了廣告,取消了跟蹤用戶數據。英國的另一個搜索引擎Oscobo利用雅虎/必應為英國用戶提供匿名搜索服務。
這些搜索引擎有些依靠人們的捐款來生存,有些則依靠“附屬廣告”,例如提供亞馬遜、eBay和其他購物網站的鏈接,并從這些公司獲得一定的傭金,但是它不跟蹤用戶數據,不提供針對性廣告。
英國的Mojeek獲得了一些私人的投資。該搜索引擎的創(chuàng)始人“非常反對廣告”。
在瑞士,Swisscows獲得了迅猛發(fā)展,每個月處理2000萬次搜索請求;而在一年前,它每個月處理的搜索請求次數是1400萬次。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