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知道Midjourney這家公司,似乎就不配談AIGC。
不久前,AI繪圖工具Midjourney發(fā)布了第五代V5模型,由它生成的一張“中國情侶”圖片因效果酷似真人而火爆出圈。緊接著,又進一步宣布推出針對二次元、動漫風格的版本。
新版Midjourney,用戶使用風格化命令,就能輕而易舉地生成大師級作品。以高頻迭代速度不斷優(yōu)化使用體驗,一時間,針對Midjourney的極簡入門法則、使用攻略、進階玩法、變現(xiàn)指南等在網上被廣泛傳播。
大量新用戶的涌入,再加上GPU臨時性短缺,導致Midjourney付費用戶的服務陷入了癱瘓。為此,公司只好叫停免費試用。
有機構用“產品效果驚艷”評價Midjourney。作為文生圖領域的“領跑者”,Midjourney由David Holz創(chuàng)立于2021年8月,僅擁有11名全職員工,成立至今未融過資,卻憑借著付費訂閱的商業(yè)模式,實現(xiàn)年營收1億美元。
就是這樣一個僅有11人的小公司,沒有任何外部重金投入,卻成為AI繪畫領域的“當紅明星”,甚至將同類型的公司都甩在其后。
現(xiàn)如今,Midjourney在聊天軟件Discord上已經積累了將近1500萬用戶,這家公司也成了了解AI繪畫無法繞開的公司。
創(chuàng)始人曾兩次拒絕蘋果
“我們沒有壓力銷售什么東西,也不用成為上市公司,只是為了未來十年能夠有一個家,可以從事很多比較有意義的、酷的項目,希望不僅是對我,還是對世界有意義,并且享受樂趣。”一年半前,Midjourney創(chuàng)始人David Holz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在David Holz的藍圖中,他要打造的是一個“想象力引擎”,他認為想象力是人們在世界上所需東西的重要支柱。而同時,人們可以把AIGC變成一種力量,擴展人類的想象力。
圖源:Midjourney官網
Midjourney官網上,關于David Holz的此前經歷的介紹非常簡潔:Leap Motion創(chuàng)始人;NASA和Max Planck研究員。
圖源:Midjourney官網
"這很Midjourney。”一位AIGC領域創(chuàng)業(yè)者說,它的風格就是簡單、直接、高效,就像他們做產品的思路一樣:“所有精力集中在模型上,不做app,也不做網站。”
高中時期的David Holz感興趣的是設計,也做過設計生意。上大學后,他學了與設計幾乎不相干的物理和數(shù)學。研究生期間,他希望能選擇與現(xiàn)實有關的專業(yè),于是讀了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之后,他又攻讀了流體力學博士。
創(chuàng)業(yè)的想法很偶然。“有一次我不知所措,把所有的事情放在一邊。所以我搬到了舊金山,創(chuàng)辦了Leap Motion。”David Holz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Leap Motion成立于2010年,彼時VR、AR行業(yè)還未開始火熱。兩年后,*極客氣質的Leap Motion控制器誕生。這個看起來像U盤一般大小的盒子盡管看似毫不起眼,但一經展示便立即吸引了大量的關注。
這個控制器內裝有多種傳感設備,能追蹤到小到0.01毫米的動作,當你把手放在它正上方,便可以跟蹤十指動作,并借助計算機視覺技術,讓你的手部動作投射在虛擬空間中。
這款充滿著想象和憧憬的產品推出后,Leap Motion一炮而紅。2013年經過B輪融資之后達到*狀態(tài),估值達到3.06億美元。
彼時,蘋果的AR項目還在初期,希望通過收購將優(yōu)秀的團隊和項目整合到自己的項目中。然而理念的差異讓蘋果吃了閉門羹。這是David Holz*次拒絕蘋果。
五年后的2018年,Leap Motion已沒有昔日的名氣,但技術實力依然不弱。接到蘋果再次邀約之后,雙方開始了談判,但在交易進展到尾聲階段時,收購再一次叫停。
在之后的公開報道中,David Holz間接解釋了拒絕蘋果的原因,他認為蘋果已經失去了創(chuàng)造力,甚至直言:“我永遠不會為那些家伙工作,他們是魔鬼。”
最終在2019年,David Holz以3000萬美元將Leap Motion賣給了競爭對手UltraHaptics。
Midjourney是David Holz在AI藝術領域探索新機會的產物。
后面的這次創(chuàng)業(yè),David Holz沒有融資,但靠“刷臉”解決了Midjourney算力問題。
據(jù)報道,David Holz給一個云供應商的負責人發(fā)郵件,希望對方提供10000個GPU。很快,Midjourney獲得了云供應商的支持,原因便是他們了解到David Holz,知道他以前的創(chuàng)業(yè)經歷。
低使用門檻搶占用戶心智
“相比其他同類產品,Midjourney的Prompt簡短,用戶門檻低。”一家第三方研究機構在其報告中寫到。
Midjourney使用起來極為簡單,注冊Discord賬號之后,即可進入Midjourney頻道,隨后可以加入公測服務器。使用時,用戶只需要輸入命令提示符,就可以生成對應的高品質圖形。它可以讓用戶避開復雜的使用技巧,同時可以用算法讓機器想象你輸入命令的樣子。
這也是Midjourney能夠脫穎而出的地方。憑借簡單的Prompt,Midjourney借助Discord社區(qū)持續(xù)迭代,社區(qū)用戶將近1500萬。
圖源:Discord
一位Midjourney使用者告訴全天候科技,Midjourney給人的感覺是用起來簡單而且無約束,“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和流動,就像一款能讓我上癮的游戲。”
而在前述AIGC領域從業(yè)者看來,Midjourney擁有游戲的所有元素:能夠讓你想象任何實物的可靠核心圈層,魔咒一般靈巧的指令符,以及基于社區(qū)的開放文化。
Midjourney生成的人物圖 圖源:推特賬號Nick St. Pierre
為何不直接做一個iOS拍照應用?而是選擇Discord用戶界面。最初其實是因為Midjourney團隊是一個遠程工作的團隊,所以建立了一個機器人。
后來,團隊用同樣的機器人在 Discord 上做了一個用戶測試,得到的結果是:用戶很喜歡這個實時交流想法,富有想象力的環(huán)境。這也讓David Holz看到了Discord體驗的神奇之處。
“我們發(fā)現(xiàn)人們真的喜歡一起想象,所以我們讓Midjourney更具社交性。我們有一個巨大的Discord社區(qū),用戶在這些共享空間中共同想象。”David Holz曾在公開采訪中表示。
他認為,人們想要一起做事情,如果是在iOS平臺去做,就必須做自己的社交網絡,這非常困難。但相反,如果用戶想要自己的社交體驗,Discord是很好的選擇。
作為一款適用于游戲玩家一體化語音和文字聊天軟件,Discord平臺的社交屬性也讓Midjourney搶占了更多的用戶心智。“它在Discord上更像是一個藝術AI的社交空間,能夠讓它易于迭代、學習、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上述AIGC領域從業(yè)者說。
換言之,Discord社區(qū)生態(tài)幫助了Midjourney的推廣。反過來,龐大的用戶能夠根據(jù)自身需求針對性地訓練模型并快速迭代產品。
作為AI繪畫領域的兩個“領頭羊”,人們總會把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放在一起對比。
對比而言,Stable Diffusio是一個免費開源的模型,完全免費、不限次數(shù)、任何人都可用的。因而,Stable Diffusion的優(yōu)勢在于其無需任何成本即可使用。
同時還可以在GitHub上找到完整的源代碼和文檔。另外,開源前提下,模型代碼迭代的速度也增快,優(yōu)化效率高于閉源模型。
但缺點也顯而易見:如果沒有其它護城河,商業(yè)化問題難以解決,很容易成為別人前進的墊腳石。
而Midjourney則需要付費使用。和大部分軟件類應用類似,Midjourney采用付費訂閱的模式,按月向用戶收取費用,共有3種收費套餐:10美元/月、30美元/月、60美元/月。
圖源:Midjourney官網
相較而言,收費模式容易勸退用戶,在社區(qū)支持和維護方面也遜于開源的Stable Diffusion。
然而,相對封閉也成為Midjourney構建自身護城河的重要方式。因為沒有公開其源代碼,因此無法被廣泛地研究、改進和應用,Midjourney積累的數(shù)據(jù)集具有*性,可以進行針對性訓練。
Midjourney的成功或許包含了多種因素,比如:清晰的目標定位,快速在一個仍然混沌的市場中找到合適的產品形態(tài);專注在有價值的具體業(yè)務方面,迅速形成技術優(yōu)勢;找到一個有充沛流量的場景Discord,實現(xiàn)低成本獲客,低成本營銷等。
想象力的空間已經打開,AIGC的競爭越加激烈,Midjourney 還能贏在未來嗎?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