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移動電話用戶總數16.43億戶,全年凈增4875萬戶,普及率為116.3部/百人。其中,4G移動電話用戶為10.69億戶,5G移動電話用戶達到3.55億戶,二者占移動電話用戶數的86.7%(其余為3G)。隨著5G實現(xiàn)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市城區(qū)、超過98%的縣城城區(qū)和80%的鄉(xiāng)鎮(zhèn)鎮(zhèn)區(qū),預計5G用戶數量將會進一步擴大。
根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發(fā)布的《2022年H1中國移動通信消費市場研究報告》,在5G使用上,有62.0%的消費者表示不使用5G的原因是,4G可滿足自己日常需求,還有部分消費者認為存在5G 套餐費用較高、5G手機較貴、當地沒有5G網絡等問題。隨著5G基站數量增多、覆蓋范圍擴大,套餐的費用問題以及網絡信號的覆蓋率問題將會得到進一步的解決。
2022年中國消費者關于流量套餐的滿意度調查
調研數據顯示,有54.5%的通信行業(yè)消費者認為當前在使用的套餐價格不夠優(yōu)惠,有45.6%的消費者認為流量套餐的網速較差。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資費問題和網速問題已經成為了消費者使用套餐的兩大痛點。雖然手機套餐資費信息都是公開的,但其使用規(guī)則和條件紛繁復雜,對此通信運營商應適當調整套餐價格,擴大自身信號覆蓋率,來保障消費者使用網速的體驗。
2022年中國消費者電話卡信息安全問題調查
調研數據顯示,有近六成受訪消費者表示通信運營商,曾在本人不知道的情況下扣除費用,五成消費者表示置辦新號碼后,仍會收到前機主的認證信息等。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三大運營商不明扣費、隱藏收費的現(xiàn)象仍有存在,由于不易被發(fā)現(xiàn)、涉及金額小、維權成本高等因素一直未被引起足夠的重視,如到期的套餐用戶不主動取消會一直默認收費,這一定程度上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
2022年中國5G消費者情況調查
調研數據顯示,在受訪的通信行業(yè)消費者中,有57.6%的消費者選擇了5G套餐,其主要使用原因是為了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趨勢(76.1%)及網速快(61.0%)。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市面上的應用,尤其是大型游戲在做的越來越精細化的同時所需內存也更大,對網速的要求也更高。在5G或千兆寬帶的網絡環(huán)境下,下載文件的時間極大縮短,用戶使用5G也是順應時代發(fā)展的趨勢。
2022年中國5G通信消費者使用套餐情況調查
調研數據顯示,中國使用5G通信的消費者目前套餐流量為30-60G(56.1%),套餐金額集中在150元以內。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當前三大運營商公布的5G套餐,在價格體系上幾乎無差異,因此,用戶在選擇5G套餐時主要考慮的是哪個套餐性價比更高。
2022年中國消費者不使用5G原因調查
調研數據顯示,有62.0%的消費者表示不使用5G的原因是,4G可滿足自己日常需求,還有部分消費者認為5G套餐費用較高、5G手機較貴、當地沒有5G網絡。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5G基站數量增多、覆蓋范圍擴大,套餐的費用問題以及網絡信號的覆蓋率問題將會得到進一步的解決。
2022年中國消費者5G使用意愿及需求調查
調研數據顯示,有近八成的通信行業(yè)消費者表示未來會考慮使用5G;網絡穩(wěn)定性和5G套餐資費是否合理是消費者最關注的主要因素。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國內三大通信運營商在5G布局方面的加速,再加上國家層面推動5G大規(guī)模商用的計劃,5G消費者將會越來越多。通訊費用是必不可少的開支,消費者在應用5G時會重點關注費用的合理性。
中國通信行業(yè)發(fā)展趨勢
目前中國已經形成布局完整、體系完備的光通信產業(yè)鏈,產業(yè)規(guī)模持續(xù)擴大,光傳送設備、光接入設備和光纖光纜等產品基本實現(xiàn)國產化,并在國際上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力,5G網絡的到來將會覆蓋到更廣闊的民用和商用領域,這對通信行業(yè)不僅是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zhàn)。
根據調研數據顯示,中國通信行業(yè)的消費者普遍采用手機號碼關聯(lián)多個應用,其中關聯(lián)最多的應用是移動支付、網購平臺和社交賬號。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手機號碼已經成為中國消費者最重要的個人資產之一,在移動互聯(lián)時代,用戶一旦更換號碼,就有可能面臨被陌生信息打擾的煩惱、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等。因取消號碼和號碼欠費等問題而造成消費者財產損失、隱私暴露等,逐漸成為消費者對通信運營商服務不滿意的新型問題。
榜單收錄、高管收錄、融資收錄、活動收錄可發(fā)送郵件至news#citmt.cn(把#換成@)。
海報生成中...